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s11远古龙属性 > 新闻动态 >

先秦七子版本谈丨谭嗣同为什么说两千年之学皆荀学?推荐阅读12种《荀子》版本告诉你答案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7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(点开厚园,就算有缘!欢迎来到厚园文艺坊读书论艺、谈天说地!)

编者按:“先秦七子”者,儒家代表人物孔子、孟子、荀子,墨家代表人物墨子,道家代表人物老子、庄子,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。

如何读懂他们?此前,厚园已推出《论语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孟子》阅读版本的文章,今天推出推荐《荀子》阅读版本的文章,敬请持续关注。

荀子(约前313-前238),名况,字卿,两汉时因避汉宣帝名讳称孙卿。战国晚期赵国人,思想家,哲学家,教育家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,被称为“后圣”。 

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,因学问博大,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“稷下学宫”的“祭酒”(学宫之长)。后遭人诋毁,离开齐国前往楚国,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县令。春申君去世后,荀子被免职,居家著书讲学,去世后葬于兰陵。

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贡献显著,与孔孟相比,荀子的思想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,偏向于经验及人事方面,重视社会秩序,反对神秘主义思想,重视人为努力。孔子的中心思想为“仁”,孟子中心思想为“义”,荀子继二人后提出“礼”“法”,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。荀子尊崇孔子,以孔子为圣人,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“思孟学派”,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真正继承孔子思想的传人。荀子认为,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,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,因此主张人性有恶,必须要由圣王及礼法来教化,来“化性起伪”,使人格提高。

现存《荀子》三十二篇,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,涉及到哲学、逻辑、政治、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。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,结构严谨,说理透彻,有很强的逻辑性。同时,语言丰富多彩,善于比喻,排比偶句很多,形成特有风格,标志着中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。

法家代表人物韩非、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,历代都有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,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。谭嗣同就说:“二千年来之政,秦政也,皆大盗也;二千年来之学,荀学也,皆乡愿也。”因此,其著作集《荀子》历代注者不多。

现代读者如何阅读荀子呢?厚园君试着从“基础性阅读、提高性阅读、扩展性阅读”三方面推荐一些阅读荀子的代表版本,与书友交流,并请教于方家,如果有更多的版本,请在文后留言交流。

第一,基础性阅读的建议版本

(1)张觉著《荀子译注》

图片

张觉,上海财经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。

《荀子译注》虽以通俗普及为用,但仍以学术考校为体,称得上深入浅出。其书以清光绪《荀子集解》初刻本为底本,并校以其它善本旧刻及古注、类书引文与古籍异文进行订正。凡所订正,均于注释中加以注明。其注释博采而简洁,精要而稳妥。译文以直译为主,辅之以意译,与注释互为补充呼应,平实而畅达。

《荀子译注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。

(2)楼宇烈著《荀子新注》

图片

楼宇烈,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,当代著名学者。

《荀子新注》以清王先谦《荀子集解》为底本,吸收前人研究成果,对《荀子》现存三十二篇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注释,解释词义、疏通文句,深入分析荀子思想,并对部分历代旧注加以评论。每篇前又有《说明》,对本篇的基本内容作以简要的介绍和分析。

《荀子新注》由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,2018年修订再版,校正初版的一些排印错误,加入新的研究成果。

(3)廖名春解读《荀子》

图片

廖名春,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,主要从事出土简帛和先秦秦汉学术的研究。

《荀子》节选了较为重要的篇章17篇,由导读、正文、注释、旁批、点评五部分组成。导读部分,考证荀子其人其书,阐述荀子的思想和学术,梳理《荀子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。在旁批和点评中,作者经常就荀子的某一观点旁征博引,论及《周易》《孟子》《礼记》《论语》等文献中相似或相悖的观点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,作者还使用了出土文献资料。

《荀子》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精装本、平装本。

第二,提高性阅读的建议版本

(1)杨倞注《荀子注》

图片

杨倞,唐代学者。《荀子注》是现今流传《荀子》的最早注本,此书对《荀子》篇次加以合理的改易,并且校勘精审,注解详洽,为后世提供了可谓典范的版本。其注文既重视字词之训诂,又重视义理之阐释,堪称训诂学史上一部佳作。但是,杨倞对荀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“伪”字的解释却有疏失。

《荀子注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,以浙江书局《二十二子本》中《荀子注》为底本,删除注文中之校案语,旁注中增加了许多现当代学者的校勘和注释成果。

(2)王先谦著《荀子集解》

图片

王先谦,清代著名学者,治学重考据、校勘,一生著述宏富,著有《汉书补注》《后汉书集解》《荀子集解》《诗三家义集疏》等。

《荀子》是研究荀况思想及先秦各派学说的重要材料,自唐代杨倞作注后,直至晚清才有学者对它进行校勘诠释。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,发挥己见,编成《荀子集解》。该书脉络清楚,是荀子古注中最为完善的注本。

《荀子集解》有中华书局、齐鲁书社出版,共两册。

(3)梁启雄《荀子简释》

图片

梁启雄,现代学者,古典文学专家,梁启超胞弟。

《荀子简释》以清人王先谦的《荀子集解》为底本,增补二十余家中外学者的校释,削繁就简,择善而从。作者按语多用语体文释义,浅近易懂。

《荀子简释》由中华书局出版。

(4)钟泰著、杨立军整理《荀注订补》

图片

钟泰,曾任之江大学、光华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。现代学术思想大家,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,尤精周秦诸子,下及宋明理学。

儒家自孔子后,以孟、荀为两大宗。宋人推尊孟子,荀书于孟子不无龃龉,故治之者少,清前唯有唐杨倞注本。清代有《荀子集解》《荀子考证》,收治荀者十数家言,荀学乃得大进。诸家喜纠杨氏之误,然有杨氏不误而诸家实误者,有虽正其误而言未切者,有双方均未及者,钟泰一一标出,并下己意,训诂义理并重,成《荀注订补》一书,荀学精微处乃得昭明。《荀注订补》为民国荀学研究经典,义理与训诂并重,解决荀子文本的诸多疑难问题。

《荀注订补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出版。 

(5)王天海校释《荀子校释》

图片

王天海,贵州民族学院教授,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工作。

《荀子校释》一反近代以来用王先谦集解本为底本的常例,而选用古逸丛书影刻宋台本为底本。同时还博采杨倞以下至当今学人校释之文上百家,附录辑有荀子佚文十三条,并广集历代有关荀子研究资料,并列出引用参考书目文献二百余种,为研究荀子学者提供很大方便,可谓《荀子集解》之后又一力作。

《荀子校释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,繁体竖排,共两册,2016年出版修订本。另有三晋出版社2015年出版,繁体横排,共三册。

(6)董治安、郑杰文、魏代富著《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》

图片

董治安,曾任山东大学教授;郑杰文,山东大学教授;魏代富,任职山东师范大学。

《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》是《荀子》三十二篇校勘、注释资料的汇编。用清人王先谦二十卷本《荀子集解》作底本,凡所见历代《荀子》不同传本之间的文字差异,悉为比较、汇集;前人重要的考订成果和注释说明,亦按著作年代顺序,逐一收录。原文每篇分若干章(段),标明注号;章后依次排列“汇校”“汇注”资料。本书代表二十世纪《荀子》文献整理研究的最新成果。 

《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》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繁体横排本,共三册。

第三,扩展性阅读的建议版本

(1)廖名春著《荀子新探》

图片

廖名春,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,主要从事出土简帛和先秦秦汉学术的研究。

《荀子新探》对荀子学说的各个方面逐一探索,包括人性论、群论、天人论、解蔽论、正名论、富国裕民论、兵论等,条分缕析,可谓是全面的研究。本书不但对于荀子研究多有贡献,对于儒学以及整个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也有不小意义,非空泛之说可比。

《荀子新探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
(2)韦政通著《荀子与古代哲学》

图片

韦政通,台湾知名学者,荀子研究专家,著有《中国思想史》等名作。

《荀子与古代哲学》侧重在周公、孔子、孟子的思想传统中,以先秦诸子做背景,重建荀子的思想系统,其诠释荀子各部分的思想,亦是以荀子的整个系统做底子,对每一部分的思想,都作过通盘的思索。在写作方式“叙述”与“判断”并重,叙述部分把荀子的思想系统做了一次重建工作;判断部分不仅一再断定了荀子在思想史上的地位,且对每一点重要观念的是非得失,都不放过对它的评价。其第七章疏解荀子《非十二子篇》,可以当做一篇先秦哲学导论。

《荀子与古代哲学》一九六六年在台湾初版,常销不衰,后多次重印,大陆有九州出版社出版。

(3)孔繁著《荀子评传》

图片

孔繁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。

《荀子评传》以荀子本人著作为基本线索,参考历代对荀子学说之评价,力求对荀子思想作全面而符合实际的理解。

《荀子评传》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有精装本、平装本。

(作者系资深读书人,作家,学者,中国作协会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公开出版多部文学与学术专著。图片来源于相关出版社所出版图书及网络。)

温馨提示:在厚园往前翻阅“先秦七子”之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孟子的阅读版本。

如果觉得厚园不错,请点击上面图标关注并设为星标;如果觉得本文不错,请给点赞、推荐、转发。谢谢!厚园文艺坊告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博众精工拟4.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70%股权

下一篇:没有了